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我與 Threads 變現第一人世豐的訪談,帶你深入了解這個被稱為「脆」的新興平台,如何從情緒文廢文之海,轉化為最強的低成本流量與變現管道。從「夜店理論」到「海陸空三軍戰術」,教你如何用三種貼文類型引流、建立信任並實現收入。想靠 Threads 創造影響力與商業價值,你不能錯過這份攻略。
一個月,他讓客戶的 Threads 帳號價值翻倍,被獵頭開出 250 萬年薪挖角;另一位學生,月收不到五萬,透過他的方法在 Threads 上經營命理諮詢,月收入飆破二十萬。
他是張世豐,在 Threads 剛推出時,就看準這個被稱為「脆」的社群會在台灣蓬勃發展。
這篇文章,將完整拆解他如何將一個看似充滿廢文的平台,轉化為精準的商業管道,並獨家揭露他原創的 Threads 經營「海陸空」戰術,提供一套完整的 Threads 教學,讓你學會怎麼用脆(Threads)來創造流量與爆文。
我以為一件不重要的小事,甚至是討厭的經驗,竟然造就今天的我。
張世豐, 2025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幾個「樞紐時刻 (Pivotal Moment)」,一個決定性的事件,將你的人生軌道導向完全不同的宇宙。
對世豐來說,這個時刻,是一場十年前的失戀。
在訪談中他坦言,那次分手是個創傷,他一直視其為人生的負面事件。
直到前陣子,他為了給自己的「Threads 陪跑課」學生寫一篇關於「人生挫折」的範例時,才第一次客觀地「復盤」了這段經歷。
結果,他愣住了。
世豐發現,如今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核心能力,竟然都源自那場心碎:
因為分手後的痛苦,他開始閱讀楊定一博士的書,一頭栽進身心靈領域。這塑造了他日後洞察用戶心理的深厚基礎。
因為頓失重心,他開始大量閱讀、做筆記,並在臉書上分享。建立了早期「筆記狂 Boison」 品牌,這奠定了他日後經營自媒體、輸出高價值內容的核心技能。
因為那段在臉書書寫的經歷,讓他對 Meta 旗下平台的演算法與社群生態,有了超越常人的理解。
「我突然發現,我人生 90% 的成就、興趣、熱情,都來自於那次分手。」世豐說,
「我一直以為她是來傷害我的人,但那一刻我才明白,她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貴人。」
這次「復盤」,讓世豐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也讓他對「挫折」的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這股力量,成為他日後在社群戰場上,總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機會的關鍵。
(詳見原文:十年前,人生中最挫折的一件事 by 世豐)
當 Threads 剛推出時,許多人認為它只是一個充滿情緒文和廢文的平台。但世豐看到的,是一個全新的藍海,尤其是在台灣市場。
世豐認為:
Threads 是當下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流量管道。
有三個關鍵原因:
台灣乃至亞洲用戶,習慣文字表達,但歐美主導的 Twitter 門檻高。Threads 完美承接了這個需求。
相較於影音內容,打幾個字、發幾張圖,快速、簡單,符合現代人忙碌且相對內向的特性。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不同於臉書、IG 偏向熟人圈,Threads 會主動將你的內容推薦給陌生人。這意味著,就算你是零粉絲的素人,只要內容對了,第一篇文就可能爆紅。
看準了這個機會,世豐迅速行動,舉辦 Threads 的實體工作坊到線上課程。
有趣的是,當初合作夥伴建議他課程名稱直接鎖定「變現」,他坦承:「我那時不知道在 Threads 上變現是這麼困難的事,算是騎虎難下。」
正是這種「被迫」,讓他瘋狂實驗,最終硬是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變現路徑。
身為一個經常在脆上發文的創作者,世豐的「夜店理論」最讓我為之驚艷。
世豐說:「多數專家在 Threads 上犯的錯,是把平台當教室。」
不會。
「你會先點杯酒,聊些有趣的事,讓對方對你產生好奇。」
世豐認為:
玩 Threads 就像是去「夜店」一樣。
你該溝通解決問題後的「美好畫面」,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枯燥步驟」。
先用價值和魅力吸引對方,讓她對你產生好奇與嚮往,她自然會想在有空的時候,主動找你學習。
具體來說,如何在脆上發文執行夜店理論?
這就帶出了世豐獨創的「海陸空三軍思維」。
以夜店搭訕來比喻:
「在先用『空軍』的輕鬆內容吸引她的注意,再用『陸軍』的專業見解讓她覺得你『有料』,最後才用『海軍』的個人故事,讓她真正想深入了解你。」
「信任建立後,商業合作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你可能會想問, Threads 上的陸海空三軍,數量上如何配置?
世豐操作配比建議是:
每 5 則 Threads 文章中,三到四篇的空軍與陸軍交叉運用,再搭配一篇海軍(故事變現)。
這套打法,將社群經營從憑感覺的藝術,變成了一套有策略、有系統的科學。
軍種 | 空軍 (Air Force) | 陸軍 (Ground Force) | 海軍 (Navy Force) |
核心任務 | 流量打擊,廣泛觸及 | 權威佔領,鞏固粉絲 | 信任轉換,完成變現 |
心理目標 | 吸引 (Attraction):引發共鳴,創造輕鬆的接觸點 | 信服 (Conviction): 建立權威,讓用戶產生「跟隨他能學到東西」的預期 | 連結 (Connection):建立信任,讓用戶從粉絲變成「自己人」 |
戰術 | 發表有趣、好玩、引發共鳴的生活化內容。關鍵在於巧妙植入你的專業領域,吸引「對的人」的目光。 | 發表具有「含金量」的專業觀點、乾貨。讓讀者覺得「這個人是個咖」,進而按下追蹤,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 寫「故事」。分享個人經歷、失敗與脆弱。故事是建立深層情感連結與信任的橋樑,當信任建立,變現就水到渠成。 |
內容範例 | 「昨天熬夜追劇,今天開會差點睡著,果然『專注力』才是現代人的稀缺資產!」(連結到時間管理專業) | 「多數人搞錯了,時間管理不是塞滿行程,而是如何創造高品質的『留白』。我歸納出三個心法…」 | 「分享我曾因專案管理不當,搞砸一個百萬案子的故事,以及我從中學到的血淚教訓…」 |
透過這次訪談,我也趁機一次把我對脆 (Threads) 的所有疑慮、問題,一次問完。
世豐確實對 Threads 有一套學說,有問必答。
Ans: 第一篇 Threads 建議發布「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的關鍵在於快速地讓讀者了解你,可以包含:
這些數字可以讓讀者更快理解並產生興趣。
正常來說,一天一則是最基本的發文量。這與每天發 Instagram 限時動態的頻率相似。
差異: Threads 用戶更年輕、注意力更短暫,且演算法對陌生人更友好,是流量的起點。
建議順序: 1. Threads (累積流量與影響力) ⭢ 2. Instagram (用短影音建立形象) ⭢ 3. Facebook (利用成熟的廣告系統精準投放)。
建議使用真名,這能建立更高的信任感,有利於後續的專業形象與變現。
這不是缺點,反而這正是平台活躍的象徵。匿名性讓用戶可以宣洩,而演算法會推播大眾感興趣的通用內容。
創作者可以利用這點,思考如何將「人性」與自己的專業結合。
建議選擇 Threads。主要原因在於短影音的製作成本過高,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拍攝和剪輯。
基本上,每個人都適合。 無論你是想擴大社交、創造商業機會的個人,還是想做品牌公關 (PR)、人才招募 (HR)、商業開發 (BD) 的企業,Threads 都是一個低成本、高回報的曝光管道。
女生通常比男生經營得更好,因為她們「比較懂得給情緒價值」。
Threads 完美契合了台灣人對尋求社交連結、文字社群、快速表達的需求。
A. 社會氛圍與人際需求
台灣(及亞洲多數地區)社會普遍存在人際斷裂和生活壓力大的情況,人們需要一個平台來抒發情緒、建立連結。Threads 彌補了過去缺乏此類平台的空缺。
B. 民族性與內容偏好
台灣人(乃至亞洲人)普遍比較不喜歡露臉,不喜歡拍攝影音,偏好文字型社群媒體。
Threads 允許用戶透過簡短文字表達,符合大眾習慣,花兩分鐘就能參與。
C. 注意力短暫與平台時機
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短暫,短內容(如推特)相較於長內容(如臉書)更容易流行。
Threads 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之後推出,並綁定 Instagram 帳號,降低了用戶進入門檻,使其能夠迅速填補台灣市場對短文字社群的需求。
過去 Twitter 在台灣因內容多為英文難以普及,Threads 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Threads 的發展模式與十年前的 Facebook 相似,因為人性需求是共通的,這將導致類似的演變。因此,可以參考 Facebook 過去的運作模式來預測 Threads 的未來走向。
2024 年10 月 預測 Threads 文:大膽預言脆又要重走一次臉書的模式
我問世豐:你對 Threads 未來的看法是什麼?
他認為,未來每個企業主,都需要一個能代表公司精神的 Threads 帳號,這將成為品牌公關(PR)、人才招募(HR)、商業開發(BD)與銷售(Sales)的全方位工具。
如果想要在這個新平台流量紅利期,拔得頭籌,你可以從以下幾個路徑開始,跟世豐學習他的這套經營思維,應用在自己的事業或個人品牌:
以下我也幫讀者整理了幾個我對Hahow Threads 自媒體經營這堂課的常見問題:
非常適合。這堂課就是為「從 0 到 1」的學習者設計的。
無論你是想開啟副業的上班族、尋求客源的自由工作者、或是希望低成本獲客的企業主,只要你想透過 Threads 建立個人品牌、獲取流量並最終變現,這堂課都能提供你清晰的作戰地圖。
當然可以,這正是課程的核心價值。課程會教你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實際上你需要的是一套組合拳。
你將學會如何策略性地運用引發共鳴的「空軍文」來獲取巨大流量,再用具含金量的「陸軍文」建立專業權威,最終用「海軍文」的深度故事完成信任轉換。這是一套完整的系統,而非單純教你寫爆文。
兩者目標不同,你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Hahow 線上課 (適合 DIY 學習者):
進階陪跑課 (適合創業者/企業主):
成功案例的共通點,就是徹底執行了「海陸空」這套系統。
從月收不到五萬到突破二十萬的命理師,到透過 Threads 獲利百萬的企業主,他們都不是單靠一篇爆文成功,而是:
這證明了這套方法論是可複製、可執行的。
建議的策略是:
首先經營 Threads,以累積流量和影響力。世豐強調:「如果連脆都沒有流量,那其他平台的經營效果也不會多好。」
接著利用 Instagram 拍攝短影音,讓潛在客戶能透過聲音和影像認識你,建立形象。
最後搭配 Facebook 進行廣告投放。Facebook 在廣告投放方面仍然效果良好,擁有一定流量和影響力後,在 Facebook 下廣告能有更好的效果。即使粉專沒有豐富內容,也可以直接下廣告。
在這次我跟世豐 1:1 的深度訪談,我們從彼此的離職經歷,聊到世豐過去的傷痛,以及如何和他現在的生活重心——《Threads 變現課程》連成線。
回顧世豐的這段談話,我認為有幾個關鍵值得我們學習:
坦白說,半年前我蠻不看好世豐這次的 Threads的事業,
第一,我當時有點鄙視脆
第二,我擔心他只是三分鐘熱度。
但沒想到,這次他終於玩真的。
我認識他七年,第一次看到他卯足全力、全力以赴在單一事業
最讓我佩服的一點是:他沒有分心。
這個時代厲害的人不稀缺,稀缺的是「厲害又專注」的人。
我觀察他這一年,確實「每天發脆,每天講脆,每天研究爆文脆。」
下一個社群時代的浪潮已經來臨,與其在岸邊觀望,不如跟著已經在浪頭上的嚮導,一起學習衝浪。
世豐常說自己是「商管異類」,這真的不是自嘲。精確來說,我認為他 Steve Jobs 所謂的「離經叛道者(Rebels)」。
每當我覺得自己有點叛逆時,總會想起世豐:「不,世豐那才叫做叛逆。」
世豐是有炎上體質的人,觀察的 Threads,他經常有令人一把冷汗的發言
我曾勸告過他多次,但他說他已經很收斂了(現在已經比以前收斂 10 倍,以前他是會瘋狂筆戰的)
每當我迷惘時,我經常想到聯繫他,因為:
一、他也是 INTP
二、他人生經歷多次低潮
以及最重要的,三、他是願意真誠分享的人。
感謝你看到最後,如果你想追蹤我線上課程心得、學習筆記,邀請你訂閱我的電子報,每周免費獲得我更多精選內容,讓我們一起打造自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