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我是一名在AI浪潮下被裁員的數據分析師,從憤怒、自我否定到感謝,走過「悲傷五階段」並重塑人生。裁員72小時內,我先處理情緒、盤點財務、保留資源,再展開新挑戰,讓失業成為轉機。我學會不急著求職,而是重新定義價值、專注當下,並全力經營個人事業。這段經歷讓我第一次為自己的人生全權負責,也讓裁員成為我職涯的最佳轉折點。
「一通沒有預約的視訊會議打來,看到我的 HR 和 Team Lead 名字時,我心裡已經有底了。」
這或許也是你正在或曾經經歷的場景。
我是個在 AI 浪潮最前線的數據分析師,看著自己的工作一步步被新技術取代,即便早有預感,但當裁員真的來臨時,那種衝擊依然巨大。
這篇文章,是我從被裁員第一天的憤怒、羞恥,到 60 天後由衷感謝的完整心路歷程。
如果你正因裁員而感到徬徨失措,希望我這段親身走過的經驗,能讓你不要那麼恐懼,並找到屬於你的、最好的「出場方式」。
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的「悲傷五階段」,完美地解釋了我們在面對重大失落時的心理反應。我的裁員經歷也似乎在這五階段之間快速的交疊與迭代。
裁員當下,我無法想像累積3年的經驗與專業(domain knowledge),可以瞬間被他人取代。
那是一種強烈的自我否定感,我不只是螺絲釘,還是那種隨時能被拔掉的零件。我必須承認:面子,是初期最大的問題。
然而就在一小時後,我看到印度飛機失事、200多人罹難的新聞,一個念頭突然閃現:
「活著就好。」
這個轉念,成為我穩住自己的第一根錨。
我把被裁員的消息發到社群平台 X 上,沒想到,馬上就收到2間 Web3 團隊的私訊,想約我聊聊。雖然最後沒有找到適合的職缺,但這來自外部的肯定,讓我瞬間發覺:
這及時的肯定,讓我迅速從「棄子」的情緒中抽離,解決了最關鍵的「面子問題」,成為我從谷底站起來的墊腳石。
裁員後最初的那幾天,我經常夢到公司請我回去。夢醒時我陷入很矛盾的狀態:「我到底想不想回去呢?」
我的「討價還價」不只是祈求工作回來,我也開始跟 HR 談判離職條件,與「失業」這個事實進行協商,試圖從中榨取正面價值。
6月24日,我做了一個關鍵決定:「報名水上救生協會」。這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一種積極的「身份置換」——如果我失去了職場角色A,那我就去成為一個全新的角色B。
度過最初的衝擊後,我開始了瘋狂的 Coffee Chat,與許多自由工作者、創業者們聊天。
我驚訝地發現,他們聽到我的消息,反應竟不約而同地是——「恭喜。」
這讓我瞭解了更多元化的「生存模式」。
這段時間,我可以感受到:
然而,6月15日和 7月14日的「徹夜失眠」、6月27日「夢到被裁員的場景」,都顯示出我的潛意識仍在處理創傷。
朋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正在進行「離職者的報復性工作」。
透過讓自己「體感工時」超過以往,我向自己證明「我沒有被擊垮」,以此驅散無力感。
6 月 27 日我突然對朋友說:
「我其實蠻感謝公司裁我的。仔細想想,被裁員是我最好的『出場』方式。」
過去一年的生活太過理想、可預測,我反而常擔心這樣的好日子能過多久。裁員就像老天突然發給我一個通告,要我去當悲劇主角,雖然打擊巨大,卻也讓我的人生劇本更有趣。
裁員,讓我有機會上演「英雄旅程」的劇本,它刪去了我的選擇權,讓我不再有機會成本,可以毫無保留地往前衝。
如果是我主動辭職,劇本就得是「放下金手銬,裸辭創業」——太俗套了。
現在的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完整」,因為我的人生第一次100%由自己負責。我開始舉辦讀書會、當志工、寫部落格、剪YouTube影片。
最終的昇華發生在 2025 年 7 月 29 日,我修改了社群平台 Bio:
前 CEX 數據分析師丨6 月被裁員後投入創作事業,努力讓裁員成為 2025 MVP (Most Valuable Pivot)
梁文宣,寫於裁員後47日
被通知的當下,大腦往往一片空白。但請記住,愈是混亂,愈要穩住。
以下三步是我在最初 72 小時內,幫助自己從失序中找回掌控感的關鍵行動。
承認憤怒、悲傷、羞愧,是療傷的第一步。我打給了有多次被裁員經驗的朋友,聽到他分享更慘痛的裁員經歷,讓我好過不少。
果然,痛苦是比較的
也和大學死黨聚餐,讓他們用最直接的玩笑 “You are Fired!” 釋放我的壓力。當最難聽的話都聽過後,反而不再懼怕他人眼光。
對我而言,真正的轉捩點是看到災難新聞後意識到「活著就好」,這個「認知重構」成為我穩住情緒的錨點。
「活著就好。」
裁員是一件狗屁倒灶的爛事,但若真的遇到了,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一些具體方向:
如果財務狀況允許,請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好好休息、自我探索,這可是許多在職工作者最羨慕的「Gap Month」。
我並沒有立刻打開求職網站,因為我有兩個強烈的直覺:第一,這是我人生最適合離開全職工作的時機點;第二,即使我立刻找到下個職位,恐怕也難逃在兩年內再次被AI取代的命運。
最了解你能力的人,往往不是公司或主管,而是你下班後最常交流的朋友、社群夥伴。
多和他們聊聊,你會發現自己的價值遠超乎想像。
這是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輩給我的建議。當你不再有任何藉口,就全力衝刺你的個人事業吧,哪怕是那個你三年前就想開始的小小副業。
從加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了電子報寫作。如今公司與我「分手」,但我的寫作事業依然陪伴著我。
這是一個職涯的逗號,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日期 | 文章標題 |
---|---|
2025 年 6 月 12 日 | 終於輪到我了 |
2025 年 6 月 13 日 | 紀錄離職第一天 |
2025 年 6 月 14 日 | 久違喝掛 |
2025 年 6 月 14 日 | 務實操作 |
2025 年 6 月 15 日 | 失眠三天 |
2025 年 6 月 16 日 | 告知爸媽被裁員 |
2025 年 6 月 19 日 | 解決現金流問題 |
2025 年 6 月 23 日 | 完整全權負責的人生 |
2025 年 6 月 24 日 | 報名水上救生協會 |
2025 年 6 月 20 日 | 舉辦讀書會 |
2025 年 6 月 27 日 | 裁後14日 |
2025 年 6 月 30 日 | VoiceTube 合作:AI 時代還需要花錢學英文嗎? |
2025 年 7 月 2 日 | 我們想要炫耀的渴望,是來自於我們得不到的愛 |
2025 年 7 月 4 日 | 離職後第一篇部落格文章-匹克球 |
2025 年 7 月 5 日 | 張媽媽狗園志工 |
2025 年 7 月 9 日 | 水上救生協會心得 |
2025 年 7 月 10 日 | 離職後購買生財工具 |
2025 年 7 月 12 日 | 30天職場登出心得 |
2025 年 7 月 14 日 | 徹夜失眠 |
2025 年 7 月 15 日 | 成交12週計畫顧客 |
2025 年 7 月 15 日 | 第一支YouTube影片:AI 會議記錄 |
2025 年 7 月 16 日 | 第一篇人物誌 with 世豐 |
2025 年 7 月 18 日 | Hetapbase復盤30天日記教學 |
2025 年 7 月 22 日 | 宣布付費電子報——文宣密件 |
2025 年 7 月 23 日 | 創業者小聚Demo Vibe Writing |
2025 年 7 月 24 日 | 第二支YouTube影片:氛圍寫作 Vibe Writing |
2025 年 7 月 26 日 | 首次 Vibe Coding 使用 Lovable |
2025 年 7 月 27 日 | 主持 12 週計畫心得 |
2025 年 7 月 29 日 | 管理員阿伯 1.5萬讚爆文 |
2025 年 7 月 30 日 | 企業分享 Heptabase AI 助手 |
2025 年 7 月 31 日 | AI 四格漫畫畫夢 |
2025 年 8 月 1 日 | Blog+YouTube 內容再製閉環 |
2025 年 8 月 3 日 | 一日救生員心得 |
2025 年 8 月 4 日 | 謝克群 Heptabase 1:1 心得 |
2025 年 8 月 5 日 | 首次體驗 Manus Agent |
2025 年 8 月 6 日 | 首次 Vibe coding 完成接案 |
2025 年 8 月 10 日 | 打造迪士尼旅遊顧問 |
2025 年 8 月 12 日 | 收到公司資遣費 |
如果你想知道我後續的規劃,以及「時間自由」的日子是怎麼過的,邀請你訂閱我寫了三年的免費電子報——【自由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