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Emma 床墊評價|100 天 Apple Watch 睡眠數據分析實測心得

我深入評測了德國 Emma 雙人床墊,結合 100 天實際使用心得與 Apple Watch 睡眠數據分析,探討它是否真的改善了睡眠品質。Emma 床墊以吸震技術著稱,有效減少床伴翻身干擾,並提供 100 晚試睡服務,讓人安心選擇。從數據看,我的總睡眠時長增加 2.27%,深度睡眠提升 5.19%,實現了顯著改善。

德國 Emma 床墊評價|100 天 Apple Watch 睡眠數據分析實測心得


在選擇床墊的過程中,德國 Emma 床墊 以其吸震技術、長達100天的試睡政策和高性價比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這款來自德國的品牌,究竟能否實現真正改善睡眠品質的承諾?以下將結合Apple Watch數據與真實試睡心得,帶您深入了解Emma床墊的優缺點,深入探討 Emma 床墊是否真的如評價所言,幫助我們「睡得更好」。

一、什麼是德國 Emma 床墊?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1. 德國 Emma 床墊的品牌背景與設計理念

德國 Emma Sleep 床墊自 2015 年在法蘭克福創立後,迅速成為全球睡眠市場的領導品牌,目前已行銷超過 30 個國家。Emma 致力於透過創新的設計和科學技術,提供消費者兼具舒適與支撐的床墊。

  • 品牌核心理念: Emma 以「一床適合所有人」為設計理念,專注於多樣化身形和睡眠需求,確保無論身形或睡姿都能得到理想支撐。
  • 創新銷售模式: 採取 Direct-to-Consumer (DTC) 模式,讓消費者享受透明價格與便利的線上購物體驗。此外,Emma 提供長達 100 晚的試睡期,讓消費者能安心測試床墊性能。

2. Emma 床墊的三大特色:

A. 吸震技術

  • 特別設計的 Airgocell® 泡棉層,減少翻身震動,確保床伴不被干擾。

• 特殊的氣孔結構有助於空氣流通,避免夜間悶熱的問題。

B. 透氣性

  • 氣孔結構有效避免悶熱問題,特別適合亞熱帶地區。

C. 多層結構設計:

• 包括支撐泡棉層與壓力緩解層,提供精準分區支撐,讓脊椎處於健康的自然曲線狀態,改善長時間睡眠帶來的不適。

二、為何我選擇德國 Emma 床墊

1. 價格合理,適合預算考量

身為北漂族,我在未來幾年很可能會頻繁更換租屋處,因此床墊是短暫而重要的存在,於是僅先考慮一些中價位的品牌。

大部分實體店面的床墊雖然可以讓你試躺,但畢竟有店租成本,往往價格都很驚人

我上網查了一下評價後,鎖定了近期比較有名 DTC(Direct to customer) 床墊品牌:

  1. 一個是早期聽 Podcast 股癌認識的「眠豆腐」,雙人床價格約落在 $20,000~$30,000
  2. 另一個是聽 Podcast通勤十分鐘認識的「德國 Emma Sleep 床墊,雙人床價格約落在 $15,000 ~ $20,000(經常有折扣活動)
  • 這兩間都省去實體店面成本、還利於消費者
眠豆腐床墊

2. Emma 床墊能解決我的睡眠痛點

床墊價值訴求五花八門,有分硬床、軟床,有的是抗霉、抗螨、有乳膠、有獨立筒…..等,當初購買前,我好好地問自己:

「我需要透過這個床墊改善哪睡眠痛點?」

我認為好的睡眠應該包括:

  1. 快速入睡
  2. 睡眠不中斷
  3. 睡眠時間夠長

當我跟老婆開始一起住時,最大的新麻煩就是睡眠畢竟我是用租屋處承襲下來的那種就是彈簧床墊,一個人睡還好,但兩個人睡就彈到不行,完全沒有吸收震動的效果。

我對翻身、挪動非常敏感,睡覺通常一動也不動。但我床伴入睡期比較長,會經常輾轉反側、下床上廁所,因此我常常被吵醒、睡眠中斷,床伴也有罪惡感,更難入眠。

因此,就我的個案,我需要的是一個:「抗震動、無噪音、低干擾的床墊」,而德國 Emma 床墊正好達到我的訴求。

3. Emma 床墊提供 100 晚試睡期,無風險體驗

以往買床墊如缺果去實體店面可以試躺(像是 IKEA),但我覺得其實店面試躺的體驗不夠準,除了時間不夠長之外,最重要的是「沒有真正準備睡覺」的氛圍,就很像躺沙發一樣怎麼躺都舒服,但不見得睡得好

眠豆腐、 Emma 這兩間床墊新創都提供試睡服務,睡不好可以無條件退費,這點非常吸引我。畢竟:

沒有什麼比直接試睡上幾天還要更準的。

如果有,那就試睡 100 晚

4. Emma 床墊用戶回饋符合我需求

  • 我在網路上看了一些評論,總結來說:眠豆腐著重在「柔軟舒適」,而 Emma 則是著重「翻身吸震、不影響床伴」
  • 最後看到網路上一個心得文中的GIF( Emma 床墊上晃不倒的酒杯),完全打中我的需求,因此我最後選擇 Emma 床墊
Emma床墊上晃不倒的酒杯

三、德國 Emma 床墊100天真實心得評價:「換 Emma 床墊有睡更好嗎?」

A. 對Emma床墊的第一印象

  • Emma 床墊的運送體驗非常好:我自己收貨當天沒有錄影,可以參考Youtuber影片。簡單來說:床墊運送時會抽真空捲成柱狀,比較好搬運,並在解開包裝後慢慢膨脹
  • Emma 床墊正反兩面都可以躺,硬度各有不同,變成同一張床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睡感體驗。我們選擇軟的那面,看起來很有層次,蠻有質感的
  • 床緣有拉環非常貼心 ,一床墊搬動時很難找到施力點,對於我這種角落床墊,在更換床套時特別方便

B. Emma 床墊缺點:需適應期

  • 第一天睡背會感到痠

Emma 床墊為了達到吸震的訴求,床墊整體偏軟,但可能是因為太軟的關係,第一天睡完起床發現背有點痠,一度以為自己睡不合軟床墊。

幸好第二天就完全沒有問題。我看網路上普遍使用者心得也是第一天會睡不慣,需要特別注意。

  • 床緣偏軟

Emma 床墊不像飯店硬床、床緣可以坐2-3人也不受影響, Emma 床墊四邊整體偏軟,床緣坐人的話可能兩人都會下滑。不過因為個人放臥室的床不像飯店,很少會拿來坐,所以這點對我日常影響不大。

3. Emma 床墊優點:降低干擾

  • 吸震效果明顯:床伴翻身完全不被影響,成功解決干擾問題。
  • 睡感舒適:雙面設計滿足不同硬度需求,支撐力與柔軟度兼具。

床伴翻身完全沒感覺,這點真的超讚。我的床伴經常半夜上廁所、下床,或是輾轉反側,以前都會「陪醒」,但自從躺上 Emma 床墊後我再也沒醒過,真的有達到 Emma 床墊吸震的訴求

除了我的感受外,我也詢問床伴,她評論:「新床墊更吸震,不怕打擾到我睡覺,降低了吵醒我的罪惡感,反而也更能放鬆的在床上打滾、入睡。」→ 「降低罪惡感」也算是個當初沒料想到的收穫

我們倆都非常滿意 Emma 床墊對我們睡眠品質的提升,超出我當初對「更換床墊」可以帶來的預期 Lift (增益)。這完全改變我們每天佔據 1/3 的人生,睡完 100 天後完全沒有任何想退貨的懸念,索性就把房東舊床墊找環保局回收了

但感性上換床墊總是有那麼點心理安慰作用,我能不能更理性的分析「換床墊實際上有沒有讓我睡得更好」?

四、Apple Watch 168 天 Emma 床墊睡眠數據分析

身為一個數據分析師,用「數據來佐證猜想」也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今年年初我剛好買Apple watch,詳細記錄了過去半年的睡眠數據,包括睡多久、心率如何等等,且橫跨我「換 Emma 床墊前」與「換 Emma 床墊後」的兩個期間,或許我能夠用更客觀的睡眠數據分析,來驗證「Emma 床墊實際上有沒有讓我睡得更好?」

以下容我犯一下職業病,陪我走一遭簡單的統計分析、假設驗證流程:(順便幫大家複習一下大學統計初論)

1. 數據來源

  • 數據採集:Apple watch 睡眠偵測、呼吸偵測
  • 睡眠分析:我使用 Autosleep,是 Apple watch 上 Top 1的 睡眠分析 App,$5買斷制

2. 分析維度

前後各選12周,總共168天數據,比較長期睡眠數據差異

  • 對照組:舊房東床墊:3/14 ~ 5/30
  • 實驗組:Emma 新床墊:5/30 ~ 8/15

3. 分析變數

  1. 睡眠時長:總睡眠時間
  2. 品質睡眠期:心率逐漸降低,是有效的睡眠時長
  3. 深度睡眠期:最低心率、肌肉完全放鬆、且身體完全沒有任何移動,是最好的睡眠狀態


我的目標是達到:5 個睡眠週期,即 7.5 小時

4. 基礎統計分析結果

A. 睡眠總長:

  1. 房東床墊:平均7小時25分
  2. Emma 床墊:平均7小時34分
  3. Lift 增益率:2.02%

B. 品質睡眠期:

  1. 房東床墊:平均5小時08分
  2. Emma 床墊:平均5小時15分
  3. Lift 增益率:2.27%

C. 深度睡眠期:

  1. 房東床墊:平均1小時17分
  2. Emma 床墊:平均1小時21分
  3. Lift 增益率:5.19%
房東床墊Emma床墊睡眠品質提升率(Lift)
睡眠總時長(單位:分鐘/天)4454542.02%
品質睡眠期:心率逐漸降低,是有效的睡眠時長3083152.27%
深度睡眠期:最低心率、肌肉完全放鬆、且身體完全沒有任何移動,是最好的睡眠狀態77815.19%
168天 Apple Watch autosleep 睡眠數據分析


從數據看來,似乎可以初步得出「Emma 床墊確實平均讓我睡更好」的結論,

不過聰明的你,可能會想接著問:「只看平均數夠嗎?

沒錯,平均數當然不夠!標準差、離群值都會影響這個數字的代表性,因此我們通常會用更專業的統計模型雙樣本 T 檢定,來檢驗兩組樣本的母體平均數差異是否顯著。

T檢定*:T檢定是Student‘s t檢定(Student‘s t-test)簡稱,是統計上常用的一種假說檢定,可應用於檢驗兩組樣本的母體平均數差異。

既然我有完整 Excel 數據,何不跑個統計 T 檢定*來驗證「前後兩期睡眠數據試是否有顯著差異呢?」

5. 雙樣本 T 檢定分析

「要真的經得起統計上檢驗,我才能踏實的跟朋友說:『換 Emma 床墊真的有差』

– 2022, Shiuan

A. 資料處理

考量到我週五、週六經常有社交酒局,加上周日早上都6點起床寫電子報,未來公平的檢驗「換Emma床墊前」與「換Emma床墊後」的兩個期間的數據,我決定:​剔除週五、週六、以及部分離群值Outliers。

B. 分析函數:

我快速Google了一下T檢定的excel函數拉:T.TEST(array1,array2,tails,type)

其中T檢定還有分三種:

Type= 2:獨立雙樣本 T 檢定(假設母體變異數相同)

Type = 3:獨立雙樣本 T 檢定(假設母體變異數不同)

Type = 1:成對雙樣本 T 檢定(配對樣本) → 基本上睡眠數據非成對樣本,單純是驗好玩的

最終得出結果如下

T檢定類型\ P-ValueP-value(總睡眠時長)P-value(品質睡眠期)P-value(深度睡眠期)
獨立雙樣本 t 檢定(變異數相同)0.80%1.96%15.40%
獨立雙樣本 t 檢定(變異數不同)0.80%1.96%15.41%
成對雙樣本 t 檢定(配對樣本)1.57%2.90%16.07%
總睡眠時長、品質睡眠期皆有顯著提升

從上述表格可知:

  1. 總睡眠時長、品質睡眠期皆有統計上顯著性(P-Value < 5%),因此拒絕虛無假設,也就是說:「換 Emma 床墊後睡眠時間平均數有顯著差異」
  2. 深度睡眠期雖然 P-value>5%,但是 15% 在某些學說(e.g. 心理學)也是具有統計顯著性了。不知道睡眠研究學上顯著水準一般設多少?

6. 分析結論:使用 Emma 床墊後總睡眠時長提升 2.27%、深度睡眠增加5.19%

整體而言,我使用客觀數據:「總睡眠時長」、「品質睡眠期」、「深度睡眠期」來衡量前後睡眠平均時長,並使用T檢定檢驗這個差距是否顯著。

從上述分析結果,我可以得到簡單的結論:

A. 睡眠總長 7.56 小時,有達到我當初的睡眠總長目標 7.5 小時

雖然睡眠總長只提升 9 分鐘,但是我的品質睡眠期增加了 2.27%,品質睡眠愈高,說明我入睡更快,中途醒來時間更少

B. 深度睡眠期都有更顯著的增加: 5.19%

看到深度睡眠有所提升我非常開心,因為深度睡眠是睡眠中最重要的「修復時刻」,就像人體的「維修站」。

在這個階段,身體會進行大規模的自我修復:修復肌肉組織、增強免疫系統,還會分泌成長激素,幫助細胞再生。大腦也會利用這段時間整理資訊,清理「記憶垃圾」,讓我們的思考更清晰、記憶力更強。深度睡眠通常發生在睡著後的前幾個小時,這是身體恢復能量的關鍵階段。

綜合前一段所述,不論從感性上、還是理性上,我跟我的床伴睡眠品質都因為換了 Emma 床墊而有所提升。

雖然說2%/ 5%的提升好像看似無感,但換個角度想,勵志文也常說:「每天只要進步 1%,一年就強大 37 倍。」

但是換個角度想:

何不換個床墊,每天光是躺著就多睡2%時間?

四、2024 Emma Sleep 新床墊入手:石墨烯黑鑽床墊、石墨烯黑鑽折疊床墊

有了 2022 年的良好睡眠體驗,今年 2024 我分別為家裡更新了兩款床墊:

  1. 石墨烯黑鑽床墊
  2. 石墨烯黑鑽折疊床墊

1. 石墨烯黑鑽床墊和原本的 Hybrid 獨立筒床墊差在哪裡?

以下擷取自 Emma 官網,我在此列出石墨烯黑鑽床墊和 Hybrid 獨立筒床墊有差異的部分:

石墨烯黑鑽床墊 vs. Hybrid 獨立筒床墊石墨烯黑鑽床墊Hybrid 獨立筒床墊
1. 硬度 (1最硬 / 10最軟)5.5 (軟硬適中,偏Q)5 (軟硬適中)
2. 高度26cm (+/- 1cm)25cm (+/- 1cm)
3. 抗干擾性⬤⬤⬤⬤⬤⬤⬤⬤⬤◐
4. 床墊層數1 層獨立筒 + 4 層 記憶棉1 層獨立筒 + 3 層 記憶棉
5. 產品特點石墨烯涼感科技恆溫睡眠環境Visco彈性減壓記憶棉AeroFlex®獨立筒
6. 適合人群可以在晚上享受涼爽恆溫的睡眠體驗習慣彈簧床墊的睡感,同時也想擁有記憶棉床墊的包覆感
7. 價$14,349.00 (原價 $27,600.00)$9,019.00 (原價 $16,400.00)

一句話說重點差異:

  • 選擇石墨烯黑鑽床墊的原因:增強透氣性,全方位散熱,專為台灣夏天設計。
  • 選擇Hybrid 獨立筒床墊的原因:支撐性更好一點、價格更便宜。

實際睡起來,我覺得心理上有更涼快一點,更少覺得悶熱,但也可能是純粹心理因素。

2. 石墨烯黑鑽折疊床墊適合租屋族嗎?

2024 搬家後,我的租屋處更常招待客人,為了收納方便,我們購買了 Emma 「石墨烯黑鑽折疊床墊」。

這是 2024 年中才新推出的 Emma 床墊,主要是滿足空間有限,需要偶爾招待客人的客群,我認為也非常適合租屋族,因為方便好攜帶。

石墨烯黑鑽折疊床墊適合以下特定需求的用戶:

1. 經常移動的租屋族

  • 石墨烯黑鑽折疊床墊的輕便設計和可折疊特性,特別適合經常更換住所的租屋族。
  • 以往搬家最難搬的就是床墊,使用 Emma 折疊床墊我甚至可以用機車載(不誇張)

2. 空間有限的小家庭

  • 折疊設計便於收納,適合小公寓、宿舍或需要節省空間的居住環境。
  • 我們台北現在房間最多可以睡得下 3 個人:一張單人 Emma 折疊床 +Emma 雙人床。

3. 偶爾需要待客的住戶

  • 需要接待短期客人用作備用床墊的家庭。
  • 以前客人來我們家只能睡比較難睡的沙發床,現在我會把折疊床放在沙發床上,睡過的訪客都超滿意。我自己偶爾打電動打太晚,也會直接睡在沙發床上,避免打擾到老婆。

如果今天臨時有 2 個訪客來,我也會把折疊床鋪在地上,這樣就能睡更多人。

五、結論- 所以你該投資購買德國 Emma 床墊嗎?

「睡眠」是最常被忘記、但潛在增益最大的投資

我們每天平均睡眠 8 小時,這代表著我們平均一生有 1/3 的時間都在床上,然而我們把99%的消費花在剩下的 2/3 的人生,錢花在的吃喝玩樂,買衣服、最新的 3C 用品等等卻很少投資在占據我們 1/3 人生的睡眠

1. 為什麼我們常忽略投資睡眠?

  1. 沒有經驗:從小寢具都是爸媽在買的,我頂多挑個被單花樣就完事,所以認為投資寢具是「長大後就知道的事」,如今長大了又變成「買房後的事」
  2. 要花很多錢:投資睡眠確實很花錢,北漂租屋族尤其還得考量搬家的問題,往往屈就房東附的床墊
  3. 不知道 lift(增益)有多高:寢具一般買了就會用很久,我們只能透過「偶爾住飯店嘗鮮」,雖然飯店總是睡得不錯,但回家之後並沒有想要把床升級,忽略了寢具升級可以帶來的潛在增益

我想大多數人總覺得睡覺就是個「必要過程」,所以不需要「投資維護」提升品質

但要知道,有品質的睡眠,除了能讓床伴的相處關係提升外,還會影響情緒、大腦、記憶…….等,讓我們白天得以更高效的運作;好的睡眠品質,能讓我們剩下的 2/3 的人生、每天的 16 小時,活得更快樂充實。

2. 如果要投資睡眠,該由誰先開始?

回到投資睡眠這個話題,有玩過 ETF、金融投資的人就知道,比較保守、的投資組合通常會有一個穩健配置,在台股就是大盤 0050、在美股是 S&P500,這些穩健配置都有幾個共通特點:

  1. 佔投資組合之中最大(通常佔 70%)
  2. 投入優先級別高
  3. 提供長期穩定收益

在「投資睡眠組合」中,我認為「床墊」就是屬於穩健配置的投資,因為:

  1. 金額最高:通常好一點的床墊要1萬以上,飯店等級的席夢思甚至到 $30,000 以上
  2. 優先購買:通常搬家、買新房,床架 + 床墊是第一、也可能是唯一的睡眠投資
  3. 影響最久:被子、被單、枕頭常常洗、常常更換,唯獨床墊會用個 5-10 年,好的床墊能長期給你舒適的睡眠,壞的床墊會讓你長期睡眠品質低落,收益為負

就連當前最紅的 OpenAI/ChatGPT 創辦人 Sam Altman,也曾提到他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I resisted spending a bunch of money on a great mattress for years, which was stupid—it makes a huge difference to my sleep quality.
我過去不願投資在床墊上(事後來看這很愚蠢)-投資好床墊對睡眠品質的影響超乎想像。

Sam Altman

3. 德國 Emma 床墊優惠折扣碼 shiuan10

不論你是跟我一樣的北漂打工仔、無殼租屋族,還是深受床伴干擾所苦的同居族,我個人十分推薦入手 Emma 床墊作為你的「第一個睡眠投資」

剛好最近 Emma 官網也在進行活動折扣,我也與 Emma 徵詢到了專屬折扣碼 shiuan10,輸入即可享有不限金額9折優惠(可與官網活動並用)。

我是購買 Emma original 三件組(多兩個枕頭、保護套,市值$5,000),搭配現在的活動標準雙人床墊(152*188)活動價$21,609,折扣完後不到$20,000即可帶走

2023 德國 Emma 床墊更是找到 Ella- 陳嘉樺 做台灣品牌代言人,可見 公司深耕台灣市場的決心。

如果看完我的 【德國 Emma 雙人床墊 100 天睡眠心得】後您也決定購買Emma 床墊,懇請邀請您使用我的 Emma導購連結購買,您不會有任何權益上的損失(依然可以使用折扣碼),而我能得到一點分潤,支持我繼續創作,未來推廣更多優質產品、團購折讓給您。

六、結語

平常做「大數據」總是分析一整群人的行為,其實看著分析結果不會帶入太多情感;但這次分析自己睡眠數據,看著每個樣本點都代表那天的睡眠品質,即便只有100多天也對這樣的分析結果感到有趣。

我認為這篇文章只是個開始,我相信未來這幾年,每個人會逐漸擁有更多的「個人數據點」,越來越有機會分析個人數據。

舉iPhone為例,小至螢幕使用時間統計(App screen time),大至健康數據(Health),我們的裝置開始蒐集了愈來愈多個人數據,我相信未來會有愈來愈有機會「做自己的數據分析師」。透過數據檢視自己的生活、找出洞見,並透過數據優化我們的人生。


如果想追蹤最新的文章觀點,請訂閱我的電子報,每周日免費獲得我更多精選內容,讓我們一起打造自由人生。